東亞上空的外交空氣因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而再度緊室內設計張。日本受到了來自中國、韓國的強大外交壓力。甚至有媒體認為,就連日本最在意的美國也表態“失望”,安倍的處境越發孤立。
  然而,如果美國對日本的“失望”僅僅停留在國務院發言人的級別,沒有更高級別的官員出來背書,美國網站優化的表態更可以理解為一種外交姿態,而缺乏實際意義。從西邊和北邊過來的中韓壓力就可以從東邊和南邊對衝掉。
  情況似乎有往這個方向發展的趨勢。1月4日,美國防長哈格爾與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舉行了據說因參拜事件而推遲多天的電話會談。期間,哈格爾針對安倍參拜後的東亞態勢表示,為了實現地區的融資和平與穩定這一共同目標,日方採取措施改善與近鄰各國的關係很重要。不過,從披露出的電話會談內容來看,哈格爾和小野寺五典談得更多的是如何“強化”同盟關係。
  美國高官時隔近G200010天姍姍來遲的首次表態,並沒有對歷史問題表態,而是指出了日本未來在東亞地區外交的重點方向,同時也對其加強美日同盟關係的努力給予肯定,總的來說是個比較中性的反應。不過從另一角度看,這種反應可以視作在幫日本稀釋外交壓力。
  這並不奇怪,美國考慮問題一定由seo現實出發。受制於國內政治和經濟問題,美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對其在遠東地區盟友的需求和倚重正在逐漸加強。而2010年開始的中日釣魚島爭端正映照了這一過程。美國對釣魚島主權不持立場,卻把其納入《美日安保條約》適用範圍的表態,背後的含義顯示了美國希望繼續維護二戰結束後在亞太的基本盤,而日本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美國代理人”的角色。同時,日本由於對成為“正常國家”的極度渴望,渲染中國威脅,把這種角色扮演推向極致。
  儘管如此,美國並不願意看到由於安倍參拜而引發東亞地區新的不確定因素,因為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也是美國在這一地區的目標。而此次安倍參拜對美國的危害在於,它引發了同盟內部日本和韓國之間的相互不信任,這對美國是一件頭疼的事。
  在東亞地區,美國並沒有建立如同在歐洲形成的“北約”一樣的充分組織化的多邊軍事同盟體系,而更多的是以雙邊為主的軍事同盟。這種相對低水平的同盟結構在效率上的弊端非常明顯,同時也會花費美國大量的溝通成本。而日韓之間的爭執對本來就有缺陷的同盟關係損失是巨大的,對美國整合同盟關係的努力造成了非常負面的影響。
  因此,美國對日本的表態主要意在協調同盟內部的關係,效果還需進一步觀察。不過,東亞格局最終要落到中美關係上,而不是看美日關係如何。儘管美強中弱的格局短時間很難改變,但隨著中國實力的增強,雙方轉圜和緩衝的空間正在加大。比如在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問題上,美國事實上承認了中國的主張和行為,這其實也在客觀上限制了日本的發揮空間。
  (高望,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編輯:SN09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d71tdiy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